◇ 计算工人工作时间与产出贡献,作为评定薪资奖金的依据;
◇ 评定实际工作时间,制订工时定额,供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生产计划;
◇ 核算人工成本,作为产品定价的依据;
◇ 统计设备与人员匹配情况,计算设备利用率;
传统手工管理工时的工作方式下,工时管理存在较多难点,一直困扰企业管理者。
◇ 定额工时不准
很多中小企业工时管理较为粗放,因为难以开展实际工时测量,在管理过程中,为平衡各工种关系,或希望借助工时进行收入调节,常常依靠个人经验与领导随意性决策,增减工时,造成定额工时与实际生产工时有严重出入。
◇ 实际工时不准
手工开票方式,工时掌握在调度员、车间管理员手中,工时确定的随意性强,私人关系追加手打工时、规避考核漏洞人为延交工时情况普遍,这些经过人为处理后的工时数据,难以真实反映具体人员的实际投入与产出。
◇ 工时信息利用不充分
各业务部门工时信息管理相对独立,仅仅作为核算一线工人薪酬使用,无法
对生产计划管理提供准确的作业时间,无法为财务部门提供准确的人工成本,
形成有效的集成应用。
◇ 信息化解决方案框架
采用制造易系统,将生产计划、工艺文件、工时定额等信息录入系统后,生成作业计划,指导工人生产,工人随时汇报完工产品,系统将自动统计工人工时与生产进度,供人资、财务与生产部门开展统计分析,并通过数据累积形成对实际工时的采集,指导定额优化;同时,对车间生产计划制订提供准确的生产所需时间依据。
◇ 效果
― 生产计划根据销售计划与工艺路线确定,***终落实到机台的的计划任务准确度大幅提升;
― 一线人员实际工作量通过系统报工实现,与生产计划对应,不能人为随意增减。如有报废可再次下达计划,所有加工工作一目了然,避免弄虚作假现象,信息准确;
― 实际完工情况,随时可在系统上进行查询,对于生产调度人员,可快速进行计划排产优化,提高产品交付效率;
― 完工信息、工时信息采集、统计自动化,大幅减少车间统计员、人资岗位、财务岗位工作量,节约人员编制;
― 实时报表使上层部门可以迅速获取车间实际生产信息,掌握订单进度、产线状态、人员绩效,生产现场管理透明化。